有網友問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,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。
有網友問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,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。
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,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,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,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。 在陽光照射下,月亮和地球在背向太陽的方向拖著一條影子。 月亮掃過地面,產生了日食。 日食必發生在朔日,即農歷的初一。 月亮鉆進地影,造成了月食。
太陽比月球寬400倍,但離地球也是400倍遠。 由于對稱的緣故,月球的暗影,也就是落在地球表面的陰影,寬度正好可以遮住整個太陽。 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,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。
然而,也只有在日全食發生時才可能用肉眼觀測到模糊的日冕(日冕層)。
日全食只在月球位于近地點時發生,此時月球的本影錐長度較月地之間距離長,本影錐才能掃到地球表面。 由于太陽的實際體積比月球大很多,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,因為月亮的本影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。 (在全食區之外,所見的食相是偏食)。 上一次日全食發生于2015年3月20日。
以上就是日環食的形成原理是什么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贊 (618)
打賞
微信掃一掃

相關推薦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本站僅提供信息檢索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691227327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